好吃的東西總是能激起人們的味蕾,那種回味無窮的口味讓人流連忘返。好多人喜歡吃鯡魚罐頭,用它來搭配面包、饅頭,特別有食欲,但是也有人比較排斥,主要鯡魚罐頭味道特別大,尤其是臭味,因此還沒有嘗到鯡魚罐頭的美味,就被味道給折回了。那么鯡魚罐頭到底有多好吃呢?
有兩種起源說法:
一種說法是北歐雖然靠海,但是受地理和氣候的影響,陽光是稀罕物,沒有大太陽,曬鹽就比較困難,而腌制食品最必不可少的就是大量的鹽。
打上來的魚怎么保存?沒有條件創(chuàng)造條件也得上,于是北歐人創(chuàng)造性地發(fā)明了鯡魚罐頭這種淡鹽腌制食品,雖然味道濃郁,但漫長的冬季總得有東西裹腹吧。
另一種是說,最初的一群瑞典水手將快要腐爛的魚用哄騙的方式賣給芬蘭人。一年過后,水手們重回故地,芬蘭人問還有沒有那種快要腐爛的魚賣,有多少要多少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,瑞典水手也嘗了嘗這些魚,發(fā)現(xiàn)味道不錯。于是,瑞典人便開始制作腌魚,經(jīng)過不斷摸索和改進,就成了今天的鯡魚罐頭:
鯡魚罐頭的發(fā)明過程可能是偶然,大概和我們的毛豆腐、臭豆腐差不多,多年的傳承使得這種食物成了當?shù)厝说娘L味美食。
鹽腌鯡魚的制造方式是以捕獲在春季產(chǎn)卵期間的鯡魚,之后將鯡魚抹上鹽,發(fā)酵20小時以去除血液。鯡魚在去掉頭和內臟之后被放入未經(jīng)殺菌的筒子,讓它在較淡的鹽水中自然發(fā)酵1至2個月為主,溫度控制在15至20攝氏度。
鯡魚罐頭之所以這么臭是因為發(fā)酵過程中所產(chǎn)生的厭氧細菌,該菌種在發(fā)酵過程中除了會制造出二氧化碳外,另包括其它帶有異味的化學物質如乙酸、丙酸、丁酸及硫化氫等。
這幾種化學物質的氣味可是一言難盡:乙酸的醋味,丙酸的強烈刺激性氣味,硫化氫的明顯臭雞蛋味,丁酸的腐臭油脂味。每一樣都可能讓人難以忍受,何況這么多混合在一起,鯡魚罐頭的臭味也就因此而來。
日本一研究機構曾以儀器測量鹽腌鯡魚異味的數(shù)值,之后其測量結果高達8070Au,大家對這個數(shù)值可能沒有什么概念,簡單來說相當于臭豆腐臭度的20倍。
當?shù)厝顺增E魚罐頭多搭配面包或脆餅食用,將鹽腌鯡魚片、瑞典薄面包、奶油及熟番茄片作成三明治模樣來搭配酒或其它飲品的吃法。
當然啦!真正品嘗鯡魚罐頭的勇士也就是出于獵奇心理,應該不會有人能吃下一整盒吧!